“后海派”艺术大展--水墨壹佰,今日在扬州市美术馆开展。此展是江苏艺术基金2022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首展在南通美术馆展出近一个月后移至扬州市美术馆,随后还将在南京、淮阴和上海继续展出。
“后海派”指生于60年代后,以70后为主体并延伸至80后甚至部分90后的一批经受过完整学院教育的艺术家。他们成长于85以后的全新时期,有着清一色的学院背景。和发端于艺术市场的海派正统体系不同,学院教育使这批艺术家具备天然的艺术潜力和学术追求。
“后海派”时至今日不仅是上海地域年轻艺术流派,已经外延至江浙沪,乃至跨越长三角区域,乃至大江南北的当代水墨新方阵。它作为新世纪当代“海派”之概念,比之前辈面临更加丰富多元的时代挑战。后海派的融合是始终带有一种“运动状态”的,是从当代社会的立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再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概念和系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由古及今,从中到西,自南向北,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水墨“后海派”正试图以更主动的态势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多个视角反映当下,以全新的面貌放眼未来。
策 展 人 | 杨维民 张 卫
学术主持 | 尚 辉 商 勇
学术支持 | 张培成 乐震文 陈 九 杨大伟
策展执行 | 尚一墨 李常胜
吴旭春 江严冰
策展执行 ||肖 晶 张 敏
主办单位 | 南通大学
承办单位 |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协办单位 | 南通通汇会展公司
展览时间 | 2022年11月29日-12月20日
展览地点 | 扬州市美术馆 4、5号展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展艺术家
●(以艺术家出生年月大致为序)
● 白云浩 蔡广斌 林天行 田建平
● 潘一缨 徐惠泉 张兴来 王国斌
● 郑一忠 徐一邠 安玉民 石建国
● 刘西洁 李一富 陆春涛 崔一进
● 江一源 李一桐 姜永安 冯钟云
● 王一法 陈一林 罗拥军 刘明波
● 白一璎 李晶彬 雷一苗 白联晟
● 谢一海 杨怀武 毛冬华 姚一媛
● 张一见 毕可燕 丁蓓莉 杜小同
● 栾一剑 范治斌 方一正 高一茜
● 石荣强 庞一飞 王伊楚 熊明非
● 贾修森 崔一彤 袁玲玲 崔一强
● 郝孝飞 阴澍雨 李志坚 王牧羽
● 张一蓉 贺兰山 潘汶汛 丁一荭
● 李戈晔 苏一锐 张一喆 窦良羽
● 涂少辉 黄一欢 李一军 陈一蕾
● 颜海蓉 王一煜 苏金成 倪一巍
● 马兆琳 韩一非 赵丽娜 杨立奇
● 邓一云 李天锁 宗锡涛 萧文亮
● 朱小坤 周一隽 陈子丰 黄红涛
● 杨一平 单鼎凯 杜月超 秦秀娟
● 郑元无 谭一斐 刘利平 王云云
● 岳小飞 刘闻宇 孙一超 徐旭峰
● 王南诒 蒋非然 赵若辰 芮一毅
● 程一尧 贾田雪 黄一帆 李欣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展厅现场
参展作品欣赏
白云浩作品
蔡广斌作品
林天行作品
田建平作品
潘缨作品
徐惠泉作品
张兴来作品
王国斌作品
郑忠作品
徐邠作品
安玉民作品
石建国作品
刘西洁作品
李富作品
陆春涛作品
崔进作品
江源作品
李桐作品
姜永安作品
冯钟云作品
王法作品
陈林作品
罗拥军作品
刘明波作品
白璎作品
李晶彬作品
雷苗作品
白联晟作品
谢海作品
杨怀武作品
毛冬华作品
姚媛作品
张见作品
毕可燕作品
丁蓓莉作品
杜小同作品
栾剑作品
范治斌作品
方正作品
高茜作品
石荣强作品
庞飞作品
王伊楚作品
熊明非作品
贾修森作品
崔彤作品
袁玲玲作品
崔强作品
郝孝飞作品
阴澍雨作品
李志坚作品
王牧羽作品
张蓉作品
贺兰山作品
潘汶汛作品
丁荭作品
李戈晔作品
苏锐作品
张喆作品
窦良羽作品
涂少辉作品
黄欢作品
李军作品
陈蕾作品
颜海蓉作品
王煜作品
苏金成作品
倪巍作品
马兆琳作品
韩非作品
赵丽娜作品
杨立奇作品
邓云作品
李天锁作品
宗锡涛作品
萧文亮作品
朱小坤作品
周隽作品
陈子丰作品
黄红涛作品
杨平作品
单鼎凯作品
杜月超作品
秦秀娟作品
郑元無作品
谭斐作品
刘利平作品
王云云作品
岳小飞作品
刘闻宇作品
孙超作品
徐旭峰作品
王南诒作品
蒋非然作品
赵若辰作品
芮毅作品
程尧作品
贾田雪作品
黄帆作品
李欣遥作品
从“学院新方阵”到“水墨壹佰”
--当代中国水墨之“后海派”
文/杨维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高速公路、高铁和航空业的大规模发展,从时间上迅速拉近了地域间的距离,艺术家、艺术风格之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流动和交融,当代中国画坛产生的“新文人画”、“实验水墨”等各种新名词便与之直接相关。随着上海因改革开放而再度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迅猛输入和艺术市场的蓬勃发展,当年形成“海派”的内外部条件再次重现上海,只是这次不再仅是上海本地,江浙沪甚至整个长三角,都在经济和交通的辐射作用下成为一片艺术的沃土。进入新世纪,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海派”已经不足以概括当代海派的全新语境。自2007年,我先后在上海朱屺瞻艺术馆、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和上海美术馆策划举办了多次以70后为主体的当代水墨艺术展--学院新方阵。经过梳理和总结,在深思熟虑后以“后海派-第一回--上海2015青年水墨艺术家提名展”正式提出“后海派”的概念。这里的“后海派”指生于60年代后,以70后为主体并延伸至80后甚至部分90后的一批经受过完整学院教育的艺术家。除此之外,将“后海派”的地域概念从上海延伸至江浙沪地带,后来更以“当代水墨江浙沪新干线”为契机,将其进一步扩大到整个长三角。由是,这批从江浙沪起涵盖大江南北学院佼佼者的青年水墨艺术家们真正进入大众视野,而“后海派”这一具有特定地域、时空范围的概念也进一步成熟。
从海派、新海派到后海派的发展与艺术史的发展相对应:海派诞生于清末民初那个思潮交汇的近代,对中西、对古今艺术的融合是其考虑的主要范畴;新海派则是在新中国的茁壮成长下获得现代视野,融合现代元素和崭新形式的“现代海派”;而“当代海派”即“后海派”则是在当代社会跨文化、跨观念的背景下,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探索中西、古今、南北、个体与社会等全方位、多角度融合的全新概念--这正符合艺术史演进的书写模式。“海纳百川”,海派艺术独特的包容与开放性使其绵延至今,而“融合”则作为海派艺术发展的动力,在当代后海派的艺术语汇中获得了更加明确的在场,并且与海派和新海派不同,后海派的出发点是融合,落脚点则是创新。当代后海派的艺术家们,希望借助融合从海派丰厚的历史文脉里开掘一条崭新的当代艺术之路。
“后海派”艺术家成长于85‘以后的全新时期,有着清一色的学院背景。和发端于艺术市场的海派正统体系不同,学院教育使这批艺术家具备天然的艺术潜力和学术追求。另外,这批艺术家中很多并非上海本土人,而是因个人求学、工作等原因留在上海,这就从根本上区别于“海上画派”因商兴起的动因。故此,相对海派面向整体社会趣味的普适性,个体性与普适性的融合则成为后海派艺术家必须考虑的因素。他们将学术性追求和个人对当下、对生活的思考感悟融入海派体系,形成兼收并蓄的作品面貌。我以梳理当代水墨艺术学院先锋对中国画当代性的探寻为目的,于2007年在上海朱屺瞻美术馆策划了“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青年水墨画家提名展”,也即 “学院新方阵”首展。十几年来,“学院新方阵”已经举办过十二届年展,先后在上海、北京、陕西、甘肃和广东展出。以年龄为线索将南北各地70、80甚至90后的当代青年水墨画家推上历史舞台。而“后海派”作为具有学院背景的一批长三角青年艺术家,是其组成部分。借助“学院新方阵”的年表,我们可以梳理“后海派”从诞生到发展壮大的历史脉络。
改革开放以后,受过系统学院教育的70后和80后女性水墨艺术家也成为中国当代水墨艺术主力的重要部分,她们同样在后海派艺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历史上看,上海的女艺术家一直走在时代前列,1934年于上海成立的“中华女子书画会”是中国第一个女子美术社团。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经济发展,女性的地位不断上升,随之而来的是“去性别化”风潮在艺术领域的盛行。步入21世纪,以江浙沪为核心的后海派女艺术家们将视角转向当代,这一转向的标志即是不再以身份属性强调艺术的“去性别化”,而是自如地在作品中更多地呈现女性气息,“没有禁锢于所谓的社会身份和性别的讨论中,而是从自身喜好和情感出发,在游戏的自由状态中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她们以区别于男性的细腻视角在内心与外化之间自由探索,将对生活的体悟形成视觉元素。由上海到江浙沪再到长三角,江南都市天然的温婉特质似乎与女性水墨艺术家的细腻敏感相得益彰。在终于剥去性别议题的枷锁之后,我们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的,是一种比男性艺术家更明显的、试图融合当代性与人文关怀的努力。
20世纪中国画坛的主线是融合,21世纪的主线仍旧是融合,高度发展的交通和信息网路,加速了人们地域之间的快速流动和文化交流高速融通,从而使得画派中的地域性特点不再鲜明;而在有着相对前卫的实验性和当代思辨,以及相对完善、有规律的教育研究系统的“学院”,转而成为当代水墨生长的一片沃土。如今的学院水墨“新方阵”也像是一个流派,这一新型水墨艺术“流派”的艺术家有着相似的艺术经历与学术追求,但它的内部意涵与范围属性已发生了偏移和蜕变。“后海派”时至今日不仅是上海地域年轻艺术流派,已经外延至江浙沪,乃至跨越长三角区域,乃至大江南北的当代水墨新方阵。它作为新世纪当代“海派”之概念,比之前辈面临更加丰富多元的时代挑战。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下,“海漂”、“大上海”等这些复合文化身份也是当代派水墨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借力点。作为一个跨越三个世纪的艺术流派发展至今,后海派的融合是始终带有一种“运动状态”的,是从当代社会的立场,对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再思考。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当代的概念和系统已经发生质的变化。由古及今,从中到西,自南向北,学院新方阵--当代中国水墨“后海派”正试图以更主动的态势从历史、文化和地域等多个视角反映当下,以全新的面貌放眼未来。
2022年10月25日改于京城嘉苑
关 于 作 者
杨维民
美术学教授、美术批评家、独立策展人。
先后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向导》杂志责任编辑、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教授、研究生导师、湖北美术学院《学报》执行主编兼编辑部主任、湖北日报《艺术派》杂志主编、天津画院艺委会秘书长、青创中心主任、北京今日美术馆艺术汇艺术总监、森林中国绿色发展基金艺术总监、《艺术之旅》杂志主编、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研究生导师、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后海派创研中心主任、教授。
文章来源:艺术之旅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